描述
服务热线电话
0574-88322072
描述
我们的服务地址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甬江大道1号宁波书城3号楼10层
描述
我们的服务时间
周一至周日 09:00-18:00
0 0 0 0 1 5 9 1

资产规模10万亿,第三家金控公司来了!

浏览: 作者: 来源: 时间:2022-09-06 分类:
昨天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批准招商局金融控股有限公司设立许可的公告称,根据国务院关于实施金融控股公司准入管理的决定金融控股公司监督管理试行办法等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审查并批准了深圳市招融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的金融控股公司设立许可,并同意其更名为招商局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下称招商金控

资产规模10万亿,第三家金控公司来了!


9月2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出第三张金融控股公司牌照。


昨天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批准招商局金融控股有限公司设立许可的公告》称,根据《国务院关于实施金融控股公司准入管理的决定》《金融控股公司监督管理试行办法》等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审查并批准了深圳市招融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的金融控股公司设立许可,并同意其更名为招商局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下称“招商金控”)。


今年1月,央行受理了深圳市招融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关于设立金融控股公司的行政许可申请。


公开数据显示,招商金控监管口径下风险并表及参股重要性机构总计约670家。2022上半年,招商局金融业务净利润733亿元,同比增长5.7%;截至2021年末,总资产规模10.4万亿元,管理资产规模(AUM)超19万亿元,在国内大型综合性金融集团中位列第一。


招商局集团的下属公司中包括了招商银行、招商证券、博时基金、招商局仁和人寿保险、招商租赁、招商平安资产等。截至6月末,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通过旗下公司合并间接持有招行29.97%的股份。同时,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是招商证券的实际控制人,间接持有招商证券44.17%的股份。


招商金控表示,作为招商局集团的全资子公司,招商金控将全面落实监管要求,并以此为契机,加强风险管理、金融科技、财富管理“三个能力”建设,致力于实现高质量发展,展现央企金控风貌,打造创新引领、协同驱动、特色鲜明、国内领先的金融控股集团。 


今年3月,央行批准了中国中信金融控股有限公司(筹)和北京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金融控股公司设立许可,随后中信金控在7月揭牌。除已经获得设立许可的三家,央行还受理了中国光大集团股份公司和中国万向控股有限公司设立金融控股公司申请。央行表示,下一步,将继续依法依规、稳妥有序开展金融控股公司准入管理及持续监管。


中国金控发展的四大阶段


纵览中国的金融发展轨迹,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开放性混业探索到分业治理。1978年开始,各大银行设立金融控股公司,中信集团成立于1979年,由荣毅仁创办,主要业务集中在金融、实业等领域。


中国金融市场与监管体系尚不完善,大量风险聚集。1993年7月开始,政府大力整顿金融秩序,推进分业经营与分业监管。在此期间,交通银行将太平洋保险与海通证券两家公司的相关权益转让给上海市政府,工商银行将持有的平安股份划转给深圳市政府,不再是金融控股公司。


第二阶段的特征是综合经营小范围试点。2002年,国务院批准中信集团、光大集团、平安集团为三家综合金融控股集团试点。


第三阶段,综合金融业务加快发展。2005 年起,监管部门陆续开放商业银行入股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金融租赁公司、保险公司等资质,银行、保险、证券、基金等业务之间的壁垒逐步被打开。


正是在这一阶段,大量金控公司涌现,形成了77家金控集团,包括中信集团、招商局、国家电网、鲁信集团、方正集团、海航集团、阿里巴巴等。


这也是被誉为金控集团野蛮生长阶段,存在鱼龙混杂、无序扩张等弊端,包括投资动机不纯、虚假出资、操控壳公司循环出资或借助外部融资等方式盲目扩张、通过复杂的股权安排、关联关系、SPV、股权代持等集团化运作模式搭建复杂架构,隐藏控制权关系,利用政策差异进行监管套利,相应风险逐渐暴露。


第四阶段,始于2020年9月,金控集团迎来强监管阶段。明确监管主体、市场准入、纳入监管体系等,行业监管走向规范。


中国金控集团的六大类型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我国境内设立各类金融控股集团有73家。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国务院批准设立的金融控股集团


我国已经形成了包括中信、光大、平安金控集团等数十家央企控股的大型金融控股集团,包括央企产业资本的招商局、中石油和国家电网等;银行系的工农中建交,通常资产庞大,掌握核心产业和资源,金融牌照已基本囊括齐全。


2、以大型商业银行为载体的金融控股集团


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等国有大型商业银行,通过控股方式,涉足证券、保险、信托等非银行金融业务领域,在当前金融监管法律框架内实现综合经营,形成商业银行系的金融控股公司。银行系的金融控股公司,母公司层面开展银行业务,通过控股子公司开展非银行金融业务,为客户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这种模式下,可以充分发挥商业银行网点众多、业务规模优势和协同效应。


3、由大型企业组建的金融控股公司


国家电网、五大发电集团、中国石油、宝钢集团、海尔集团等大型企业集团,深刻认识到产融结合发展的潜力,纷纷设立或重组相关金融机构,并在集团内设立专门机构实行专业化管理,进而形成一批企业系金融控股公司。


4、由资产管理公司转型而来的资管系金融控股公司


以东方、长城、华融、信达四大国有资产管理公司为主体,在完成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历史使命之后,在政府的支持下探索谋求转型。通过控股证券、信托、金融租赁等子公司,形成金融控股集团。目前,华融、东方、信达均形成了金融控股公司的雏形,但没有形成对商业银行的控股。没有商业银行的支撑,资管系金融控股公司的资本实力受到制约,其流动性较为脆弱,无法实现整个集团的规模化扩张,普遍存在母公司杠杆偏高、整个公司资本不足、风险较大的弱点。


5、由地方政府推动设立的地方系金融控股公司


地方政府是建立金控平台的主要推手。地方政府通过整合金控平台、IPO、定增或优质资产注入的方式,提升国有金融资产证券化水平和区域金融业竞争力,实现地方上市平台的保壳。金控集团借助地方政府支持,通过证券化形成上市金融控股集团,可以直接控制地方核心金融企业,掌握金融全牌照。如越秀金控、上海新国际金融集团、重庆渝富集团也是这一类金融控股公司典型代表。


6、民营金控集团


国内民营金控主要有泛海系、复星系、万向系等,均控股了核心金融企业,金融牌照比较齐全。民营企业通过打造金控平台形成了内部资本市场,最终落实产融结合。


截至到2022年6月,73家金融集团列表(剔除了明天系、恒大系、安邦系等)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